据中国天气网的数据显示,北京本周天气持续晴热,最高气温可达36°C,最低气温也保持在25°C左右。继13日发布高温蓝色预警之后,北京市气象局15日再次发布高温蓝色预警,意在提醒广大市民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一场全民防暑降温保卫战拉开了大幕。中新网健康频道通过梳理,归纳出了几条最常用“招数”,助力广大网友清凉度夏、安全度夏。
招数一:降温纳凉,远离中暑
高温天气的直接危害,就是可能引起中暑。人体在过高温度环境下,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体内热度蓄积,继而发生中暑症状。据专家介绍,中暑按照发病症状与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患者有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症中暑除上述表征外,还可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重症中暑顾名思义是较为严重的中暑,具体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四种,轻则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重则晕厥、神志不清、抽搐,甚至产生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预防中暑,要尽量避免在11~15时高温时段出门,不要长时间在阳光曝晒或高温、高湿度、气流静止的环境下活动或工作。外出时要注意使用太阳伞、太阳帽、太阳镜等物品,多饮水,出汗多的人可饮淡盐水。穿着应宽松,多穿棉质布料、颜色较浅的衣服。
一旦出现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应当迅速远离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喝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并及时送医就诊。
招数二:莫贪生冷,保肠护胃
“热晴”的天气下,人们一边经受着高温的考验,一边却享受着高温的“福利”:畅饮冰镇啤酒、豪吸多样冷饮、空调屋内足不出户……炎炎夏季,喝凉饮、食生冷确实能起到防暑降温之功效。不过,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这种降温方式,没有节制的大快朵颐,反而会给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
唐山市协和医院急诊科近日收治多名由于饮食不当导致胃肠道疾病的患者。该院急诊科专家介绍,夏季人们喜食凉菜、冷食、冷饮等食品,容易诱发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再加上夏季高温,人体机能往往下降,病菌繁殖力度却在上升,更易发生急性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
夏季防暑降温“保卫战”,保护好胃肠道当为重要内容。我们应“管住嘴”,不要贪食生冷食物,喝饮料应放置室温后饮用。同时,由于高温食物易腐败变质,应关注食物的品质,避免胃肠道菌群失调、食物中毒或急性胃肠炎。
招数三:赶走“空调病”
据新京报报道,14日北京中心城区最高气温达到36℃-38℃,最高路面温度更是达到60℃左右。室外如此酷暑难忍,人们都愿意宅在空调屋中,或者从室外回到室内,对着空调一阵猛吹。不恰当地使用空调,诱发的“空调病”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据有关专家统计,在有空调的密闭室内,5至6小时后,室内氧气下降13.2%,大肠杆菌升高1.2%,红霉色菌升高1.11%,白喉菌升高0.5%,其它呼吸道有害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感冒、支气管炎复发都是常见症状。武汉华凌空调维修电话:400-027-6656
其实,“空调病”不是一种单独的病,而是几种症状并发的复合疾病。除呼吸系统不适之外,人们还有可能出现胸闷、心慌、头晕、无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这是由于连续使用空调的房间负离子含量极低,人体机能受到一定的抑制。此外,患有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等疾病的人群也要适度使用空调,以免疾病加重。
赶走“空调病”,除了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屋中,还应注意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4度,室内外温差不宜大于5度,忌直接对着空调吹。白领一族难免长期在空调室内工作,如果出现颈椎、膝关节的不适,可在工作间隙做做活动,例如按按脖子、捏捏肩膀、揉揉肋间等,以缓解不舒服的症状。
资料显示,每年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的一个月,是北京一年中最闷热的一段时间,也正是人们常说的“三伏”天。这段时间除了高温、炎热之外,天气多变、阴晴不定也是显著特征,因此夏日出行还应警惕雷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